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

admin2024-08-31  3

一、选填部分

第一题:

以下的变量定义语句中,合法的是( )

A. byte a = 128;

B. boolean b = null;

C. long c = 123L;

D. float d = 0.9239;

思路提示:观察选项时不要马虎,思考一下各种类型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其初始化的形式是否合法。

答案C

解析

A byte能表示的范围[-128,127]
B boolean的取值只能是true或false
C 正确的选项
D 0.9239为double类型

注:使用float定义小数时,需要在最后加一个字母f。(float a = 0.9239f(√)   float a = 0.9239(×))

第二题:

以下程序,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void ss (char *s,char t) {
    while (*s) {
        if(*s==t) *s = t - 'a' + 'A';
        s++;
    }
}
int main() {
    char str1[100]="abcddfefdbd",c='d';
    ss (str1,c);
    printf ("%s\n",str1);
}

思路提示:仔细思考,ss函数中的 ( - 'a' + 'A' ) 是什么意思?

答案abcDDfefDbD

解析:将字符串str1和字符c传进ss函数中,在ss函数中会查找str1中出现的,与字符c相同的字符,将此字符-'a'再+'A',此操作代表将此小写字符转换成大写字符,而此段函数中传入的是'd',故str1中小写的d将变成大写的D,所以答案为abcDDfefDbD。

第三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char* fun(char* t) {
    char* p = t;
    return(p + strlen(t) / 2);
}
int main(void) {
    char* str = " abcdefgh";
    str = fun(str);
    puts(str);
    return 0;
}

思路提示:这题有个坑...注意仔细看看字符串str到底是什么!!!

答案defgh

解析:fun函数的作用是将传入函数中的字符串跳过一段长度(字符串的一半),而str的长度为9(前面有一个空格!!!坑!!!),之后返回的地址就是跳过了(strlen(t) / 2)的长度,也就是四个字符,则此时打印出的字符串为defgh。

第四题:

以下代码的输出是什么?( )

void main (void)
{
    int a[]={4,5,6,7,8};
    int *p = a;
    *p++ += 100;
    printf(" %d %d \n" , *p,*(++p));
}

思路提示:*p++ += 100是将数组a中的哪个元素增加了100?而打印元素时是否有这个元素呢?打印的是哪一个元素?

答案6,6

解析:创建一个指针p用来接收数组a的地址,而*p++ += 100代表的是将p地址指向的元素加100,也就是此时a = {104,5,6,7,8},随后p指向第二个元素。printf执行顺序为从右向左,于是先*(++p),指向第三个元素,打印的就是6,6。

第五题:

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

int main() 
{
    char c, s[20];
    strcpy(s, "Hello,World");
    printf("s[]=%6.9s\n", s);
    return 0;
}

答案s[]= Hello,

解析%6.9s 表示显示一个长度不小于6且不大于9的字符串若大于9, 则第9个字符以后的内容将被删除%m.n表示场宽为m的浮点数, 其中小数位为n, 整数位为m-n-1,小数点占1位,不够m位,左右对齐

二、编程题部分

第一题:查验身份证

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由17位地区、日期编号和顺序编号加1位校验码组成。校验码的计算规则如下:

输入:
4
320124198808240056
12010X198901011234
110108196711301866
37070419881216001X
输出:
12010X198901011234
110108196711301866
37070419881216001X
输入:
2
320124198808240056
110108196711301862
输出:
All passed

首先对前17位数字加权求和,权重分配为:{7,9,10,5,8,4,2,1,6,3,7,9,10,5,8,4,2};然后将计算的和对11取模得到值Z;最后按照以下关系对应Z值与校验码M的值:

Z:012345678910
M:10X98765432

思路提示:对于前17位数组加权求和,权重分配的过程可以通过这个小表格来对比,这样会更加的直观~大家照着这个表格去打代码,思路也能大概更加通畅一些~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
*7*9*10*5*8*4*2*1*6*3*7*9*10*5*8*4*2

表格上面的0~16分别代表第1~17个身份证号,而计算和时需要将身份证号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将所有得到的结果都相加后再对11取模,然后再将取模得到的值Z转换成对应的校验码M。

提示:

① 因为输入的时候也会输入字符,所以不能直接定义整数输入,而是需要定义一个char类型的数组来接收输入的值~

② 由于接收输入的值的是char型数组,所以存在里面的也不是数字,而是数字型的字符。对于我们计算时,需要将此字符 - '0',将其变换成数字类型再进行运算

答案

int main()
{
    int num = 0;
    scanf("%d\n", &num);
    int i = 0;
    int j = 0;
    int arr0[20] = { 7,9,10,5,8,4,2,1,6,3,7,9,10,5,8,4,2 };//存储身份证号码的权重
    char str[20] = { '1','0','X','9','8','7','6','5','4','3','2' };//存储数值对应校验码
    char arr[num + 1][20];//存储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int arrsum[101] = { 0 };//用于存储身份证号码的加权求和
    for (i = 0; i < num; i++)
    {
        gets(arr[i]);
    }
    int sum = 0;
    for (i = 0; i < num; i++)
    {
        for (j = 0; j < 17; j++)
        {
            arrsum[i] += (arr[i][j] - '0') * arr0[j];//将十七身份证号码加权求和
        }
        int r = arrsum[i] % 11;//将此和转换成校验码
        if (arr[i][17] != str[r])//判断是否有误,若有误则输出此号码
        {
            puts(arr[i]);
            sum++;
        }
    }
    if (sum == 0)//如果没有错误号码,则输出
        printf("All passed");
    return 0;
}

解析先定义四个数组一个int[]型数组用来存储身份证号码的权重,另一个char[]型数组用来存储校验码,还有一个char[][]型数组来分别存储每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int arrsum[]用来存储身份证号码加权求和后的结果。我们使用for循环对不同的人,分别输入其对应的身份证号,然后再使用for循环对每一位号码都- '0',从而转换成数字,再使其乘以对应的权重,最后将这些值都存储在arrsum中,得到此身份证号码的加权求和的结果。之后对此值对11取模,最后与最后一位的校验码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正确就好啦~

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1张

第二题:连续因子

一个正整数 N 的因子中可能存在若干连续的数字。例如 630 可以分解为 3×5×6×7,其中 5、6、7 就是 3 个连续的数字。给定任一正整数 N,要求编写程序求出最长连续因子的个数,并输出最小的连续因子序列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正整数 N(1<N<231)。

输出格式:

首先在第 1 行输出最长连续因子的个数;然后在第 2 行中按 (因子1* 因子2* ……* 因子k) 的格式输出最小的连续因子序列,其中因子按递增顺序输出,1 不算在内。

输入:
630
输出:
3
5*6*7

思路提示当我们想知道一个数字是否存在连续因子时,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不是一个素数~如果不判断是否为素数就直接进行操作,那么如果它是素数,一切就都白费啦~

而判断一个数字是否为素数,我们可以对一个数字,使用从2开始,到此数字的平方根结束的循环,如果此循环内的数都不能被要判断的数字整除,那么这个数字就是素数反之如果有能整除的数字那么判断此数字就不是素数

int isPrime(int num)
{
	for (int i = 2; i < sqrt(num); i++)
		if (num % i == 0)
			return 0;
	return 1;
}

而我们想要做到打印连续因子,首先要知道连续因子的个数,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整形变量len来进行对这个因子个数的存储,而且就算我们记录了因子个数,我们也还需要知道第一个起始因子数字是几,才能进行对连续因子的打印。

(我们分别定义两个整型变量,使用两个for循环嵌套,外围循环代表查找起始因子数字,内层循环用于检测连续因子,定义一个s代表乘积,s*=j,当s超过数字还未找到连续因子时则退出此次循环,外层循环数+1,再次进行查找。如果找到连续因子,则使用len记录连续因子的长度,len1记录起始因子的数字~)

答案

int isPrime(int num)
{
	for (int i = 2; i < sqrt(num); i++)
		if (num % i == 0)
			return 0;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num;
	scanf("%d", &num);
	int i = 0;
	int j = 0;
	int s = 1;
	int len = 0;
	int len1 = 0;
	if (isPrime(num))//判断此数字是否为素数
		printf("1\n%d\n", num);//若为素数则直接进行打印
	else
		for (i = 2; i < sqrt(num); i++)//外层循环,代表开始查找的起始因子
		{
			s = 1;//每次重新查找,乘积s置1
			for (j = i; j * s <= num; j++)//内层循环,代表从起始因子开始向后查找连续因子
			{
				s *= j;
				if (num % s == 0 && j - i + 1 > len)//num % s == 0代表此时的s是连续因子相乘的结果
				{
					len = j - i + 1;//因为要输出最长连续因子,所以使len存储最长数
					len1 = i;//len1记录起始因子
				}
			}
		}
	if (len1 != 0)
		printf("%d\n", len);
	while (len--)
	{
		printf("%d", len1++);
		if (len)
			printf("*");
	}
	return 0;
}

解析首先创造一个isPrime函数用来判断输入的数字是否为素数,若为素数则不需要再进行判断,若不是素数,则继续进行对此数字的连续因子查找。使用for外层循环代表开始查找的起始因子,因为1不算,所以i从2开始进行记录,每次查找失败后退出内层循环,外层循环++再重新进行查找。与此同时len和len1也一直对最长的连续因子进行记录,直到找到最长的连续因子,退出循环,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格式打印~

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2张

第三题:谁先倒

划拳是古老中国酒文化的一个有趣的组成部分。酒桌上两人划拳的方法为:每人口中喊出一个数字,同时用手比划出一个数字。如果谁比划出的数字正好等于两人喊出的数字之和,谁就输了,输家罚一杯酒。两人同赢或两人同输则继续下一轮,直到唯一的赢家出现

下面给出甲、乙两人的酒量(最多能喝多少杯不倒)和划拳记录,请你判断两个人谁先倒。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先后给出甲、乙两人的酒量(不超过100的非负整数),以空格分隔。下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100),随后N行,每行给出一轮划拳的记录,格式为:

甲喊 甲划 乙喊 乙划

其中喊是喊出的数字,划是划出的数字,均为不超过100的正整数(两只手一起划)。

输出格式:

在第一行中输出先倒下的那个人:A代表甲,B代表乙。第二行中输出没倒的那个人喝了多少杯。题目保证有一个人倒下。注意程序处理到有人倒下就终止,后面的数据不必处理。

输入:
1 1
6
8 10 9 12
5 10 5 10
3 8 5 12
12 18 1 13
4 16 12 15
15 1 1 16
输出:
A
1

思路提示:首先我们输入的两个整型数字用两个整型变量进行存储,而这两个整形变量在整个函数中都至关重要,他们的作用是存储甲和乙的酒量,所以需要将两者的定义在主函数中进行,使得它的生命周期较长。随后输入的划拳记录也需要在主函数中就进行输入,而后的循环就需要用到这个划拳记录的数字,划拳记录的大小为多少,我们的循环也就进行多少次~

之后每次猜拳,按照题中的格式进行输入"甲喊 甲划 乙喊 乙划",就需要在循环中进行输入,因为每次的猜拳,甲和乙喊的和划的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在循环中进行输入,那么每一次输入都会将数值替换掉,就不需要顾虑上次喊和划的记录~之后我们只需要分别统计两者的失败(喝酒)次数,当A大于甲的酒量时,A失败,打印A,并打印B此时喝酒次数,相反如果B大于乙的酒量,则B失败,打印B,并打印A此时喝酒次数

(此题看似复杂困难,但其实只要理清思路,就会发现这也是一道相对比较简单的题~)

答案

//}
int main()
{
	int A = 0;
	int numa = 0;
	int B = 0;
	int numb = 0;
	scanf("%d %d\n", &A, &B);
	int N = 0;
	scanf("%d\n", &N);
	while (N--)//循环变量N递减
	{
		int ahan; int ahua;
		int bhan; int bhua;
		scanf("%d %d %d %d", &ahan, &ahua, &bhan, &bhua);
		if (ahua == ahan + bhan && bhua != ahan + bhan)//甲划出的数字正好等于两人喊出的数字之和
		{
			numa++;
		}
		if (bhua == ahan + bhan && ahua != ahan + bhan)//乙划出的数字正好等于两人喊出的数字之和
		{
			numb++;
		}
		if (numa > A)
			break;
		if (numb > B)
			break;
	}
	if (numa > A)
		printf("A\n%d\n", numb);
	else
		printf("B\n%d\n", numa);
	return 0;
}

解析:只需要理清此游戏的规则,将两个if语句填写正确那么此题就没有什么过于麻烦的地方~要注意的是,此题中两者同时赢或者同时输,记作平局,故不用管。

(注:此题中输入的格式是有换行符号\n的,为了避免输入下面的数据时误接收换行符号\n,我们需要在输入甲乙酒量A和B,以及划拳记录次数时,在最后一个%d后添加\n,以避免误接收~)

第四题:小q的数列

小q最近迷上了各种好玩的数列,这天,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列,其递推公式如下:

f[0]=0 f[1]=1;
f[i]=f[i/2]+f[i%2];(i>=2)

现在,他想考考你,问:给你一个n,代表数列的第n项,你能不能马上说出f[n]的值是多少,以及f[n]所代表的值第一次出现在数列的哪一项中?(这里的意思是:可以发现这个数列里某几项的值是可能相等的,则存在这样一个关系f[n'] = f[n] = f[x/2]+f[x%2] = f[x]...(n'<n<x) 他们的值都相等,这里需要你输出最小的那个n'的值)(n<10^18)

输入第一行一个t
随后t行,每行一个数n,代表你需要求数列的第n项,和相应的n'(t<4*10^5)

输出每行两个正整数
f[n]和n',以空格分隔

输入:
2
0
1
输出:
0 0
1 1

思路提示:大家刚刚读完题后或许会感觉有点懵,不太懂需要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反正我有点...)。其实很简单,这个题的大体意思就是,我们需要先输入一个整形变量t代表行数,而后我们在每一行输入一个数字n,而我们编写的程序需要做到求出n所对应的f[n]和n'(n'代表的是值第一次出现在数列的哪一项)

那么想要求出f[n],就需要我们对题中所给出的公式进行分析并且理解透彻。让我们在看一眼...f[i]=f[i/2]+f[i%2];(i>=2).../2...%2...?感觉有一些熟悉呀,原来这个意思就是转换二进制~至于此式子是怎么求出二进制的,在这里通过一段小小的运算来帮助大家理解~

f[i]=f[i/2]+f[i%2];(i>=2)

f[2] = f[1] + f[0]; 2->10(2指十进制数,10指对应的二进制数,以下同理)
f[3] = f[1] + f[1]; 3->11
f[4] = f[2] + f[0] = f[1] + f[0] + f[0]; 4->100(二次运算是因为运算后[]中仍有大于2的数)
                                               (100是结果的三个数[]中的系数)
f[5] = f[2] + f[1] = f[1] + f[0] + f[1]; 5->101
f[6] = f[3] + f[0] = f[1] + f[1] + f[0]; 6->110
f[7] = f[3] + f[1] = f[1] + f[1] + f[1]; 7->111
f[8] = f[4] + f[0] = f[2] + f[0] + f[0] = f[1] + f[0] + f[0] + f[0]; 8->1000

知道了此式子的功效,那么我们就向前迈进一大步啦~

而想要知道n'(f[n]第一次出现在数列的哪一项)是多少,我们首先需要先求出f[n],而f[n]作为二进制数字不能当作通常的整形变量计算,所以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数组arr来存储f[n]的值然后再在函数中定义一个sum用来存储1的个数,对此二进制数字的每一位进行判断,如果出现1那么我们的计数器就++

读到这里,有人会问啦~那么n'到底应该怎么求???

我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一下在不同的n情况下,相应的f[n],n',n的二进制数,分别都是什么~帮助大家理解以下~

nf[n]n'n二进制
0000
1111
21110
32311
411100
523101
623110
737111
8111000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出现新的n'时,n的值都是2的次方-1

n二进制f[n]n'
1111
31123
711137
151111415
3111111531
63111111663
12711111117127
255111111118255
5111 111111119511

由此表我们能知道,出现新的n'的规律是什么。最简单的思路其实就是将n存在一个数组中,求n'的时候遍历查找,但是此题中行不通,因为测试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使用数组会造成超时

大家看这个式子:

((long long)1 << n) - 1)

“ << ”是左移操作符,代表将此数字的二进制数整体向左移一位,右边补0。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3张将1向右移动一位,1就变成了2,移动两位,1就变成了4...移动几位1就变成2的几次方。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出的"二进制中1的个数",来进行相应的位移,最后再将得到的2的某次方-1就能得到我们的n'啦~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如果想具体的了解位移操作符与位操作符,可以到这篇博客看看,或许会有收获~:C语言的二进制及其相关操作符_c 二进制-CSDN博客)

答案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long long k = 0;
	long long i = 2;//循环变量
	long long j = 0;//循环变量
	long long m = 0;//循环变量
	long long z = 0;
	long long num;
	long long* arr;
	arr = (long long*)calloc(400000 * sizeof(long long), sizeof(long long));
	long long n;
	scanf("%lld", &k);
	for (i = 0; i < k; i++)
	{
		long long sum = 0;//记录1的个数
		scanf("%lld", &n);
		int N = n;
		num = 0;
		while (n)
		{
			arr[z++] = n % 2;
			n /= 2;
			num++;
		}
		for (j = 0; j < num; j++)
		{
			if (arr[j] == 1)
				sum++;
		}
		int nn = sum;
		printf("%lld %lld", sum, ((long long)1 << nn) - 1);
		printf("\n");
		z = 0;
	}
	free(arr);
	return 0;
}

解析:因为此题的试验集数字非常大,所以在定义变量时我将几乎所有的变量都定义成了long long型,这样能够稍微有效的防止溢出~而在定义arr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使用int arr[400000],因为定义过大的数组也会导致内存溢出,所以我使用了calloc函数~那么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函数的大体作用~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4张calloc的两个参数分别为size_t类型的num,以及size_类型的size。它们分别代表的是:

  • num -- 要被分配的元素个数。
  • size -- 元素的大小。

而calloc函数的作用是:开辟出一个分配所需的内存空间,并返回一个指向它的指针。 

(calloc和malloc是一样的东西,在这里使用calloc是因为calloc创建出的"数组"中会自动初始化为0,省去了初始化的步骤)

给指针calloc分配空间不等于数组,但是可以认为它是个数组一样的使用而不产生任何问题。

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5张当我们直接使用long long arr[400000]时,就会出现这种报错,而此时我们使用的calloc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是因为直接定义数组时,仅仅只是声明了一个数组但是,请注意要点系统这时并没有为其分配内存。只是在使用时才分配如果在后续为其分配内存时系统没有足够多的内存使用,那么就会导致指向的数变成其他的数,或者把其他数覆盖,这就导致了bug的出现!!!

而使用calloc(或malloc)来申请空间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使用calloc申请空间是事先分配好了内存空间的,就不会出现在后续再进行分配,而内存不充足的情况了

而calloc也并不是完全完美的,calloc和定义数组一样都会开辟相应的空间,既然开辟了空间相应的就需要释放空间。而直接定义的数组在函数结束或者程序结束后会被自动释放,这是calloc所没办法做到的。想要随心所欲的使用calloc我们就需要在了解下一个函数:C语言刷题日记(附详解)(3),第6张

free的作用是:用于释放由malloc(), calloc(), realloc()等动态分配函数分配的内存。当动态分配的内存不再需要时,调用free()函数可以避免内存泄漏,确保程序有效地管理内存。

free中只有一个void*型的参数ptr,它的作用是:指针指向一个要释放内存的内存块,该内存块之前是通过调用 malloc、calloc 或 realloc 进行分配内存的。如果传递的参数是一个空指针,则不会执行任何动作

只要使用calloc分配内存后,最后使用free来手动释放内存,这样就不怕内存泄漏啦~

最后看一下大佬代码T A T

#include <stdio.h>
long long func(long long y) {
    if (y == 0) {
        return 0;
    }
    if (y == 1) {
        return 1;
    }
    return func(y / 2) + (y % 2);
}
int main() {
    long long t = 0;
    scanf("%lld", &t);
    for (long long i = 0; i < t; i++) {
        long long y = 0;
        scanf("%lld", &y);
        long long n = func(y);
        long long sum = ((long long)1 << n) - 1;
        printf("%lld %lld", n, sum);
        printf("\n");
    }
}

直接将数字传到func函数中,通过函数递归对数字多次操作,最后能够得到此数字的二进制形式的1和0,并且返回1的个数,在直接用1<<n的形式左移相应次数就好了~确实厉害呀。

那么这次的C语言刷题日记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有什么讲的不清楚,或者出现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出,我也会多多吸取教训的!那么我们下期再见啦~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SD编程学习网:675289112@qq.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