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快捷键
快捷键 | 功能描述 |
---|---|
Ctrl + A | 将光标移动到命令行的开头 |
Ctrl + E | 将光标移动到命令行的结尾 |
Ctrl + B | 将光标向前(左)移动一个字符 |
Ctrl + F | 将光标向后(右)移动一个字符 |
Ctrl + D | 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相当于删除键) |
Ctrl + K | 从光标位置开始删除到行尾 |
Ctrl + U | 从光标位置开始删除到行首 |
Ctrl + W |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单词 |
Ctrl + R | 搜索历史命令(反向搜索) |
Tab | 命令补全(自动补全命令或文件名) |
Ctrl + C | 终止当前正在执行的命令 |
Ctrl + Z |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命令(某些系统可能不支持) |
Ctrl + L | 清屏(清除命令行界面上的内容) |
Up 或 Ctrl + P | 显示上一个历史命令 |
Down 或 Ctrl + N | 显示下一个历史命令 |
Esc + . (点号) | 重复上一个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
Esc + b | 向后移动一个单词 |
Esc + f | 向前移动一个单词 |
Alt + r | 替换命令行中的字符或单词 |
Alt + d | 删除从光标到单词末尾的内容 |
Alt + Backspace | 删除前一个单词 |
Shift + Page Up | 向上滚动命令行界面(查看更多输出) |
Shift + Page Down | 向下滚动命令行界面(查看更多输出) |
首次登录VRP系统时,必须采用本地登录方式,因为此时设备还未配备用于远程登录的用户、IP地址等必需配置。在华为S系列交换机中,可以通过Console口进行首次登录。登录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系统配置、用户配置等操作。 |
参数名称 | 参数值 | 描述 |
---|---|---|
传输速率 | 9600 bit/s | 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 |
数据位 | 8 | 一个字节中用于表示数据信息的位数 |
停止位 | 1 | 用于标记数据包的结束 |
奇偶校验 | 无 | 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
数据流控制 | 无 | 流量控制机制,用于防止数据丢失或溢出 |
在VRP系统中,基本配置包括设备名称修改、接口配置、IP地址配置等。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进入相应的模式,进行具体的配置操作。配置完成后,使用save命令将当前配置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以便设备在下次启动时能够正常加载配置文件并维护网络。 |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例:
1.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 system-view
2. 修改设备名称
[Huawei] sysname RouterName
其中RouterName
是你希望设置的设备名称。
3. 配置接口IP地址
首先进入接口视图:
[RouterNam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然后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RouterName-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 配置静态路由
在系统视图下配置一个目标网络为192.168.2.0/24
,下一跳地址为192.168.1.2的
静态路由:
[RouterName]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5. 配置Telnet服务
开启Telnet服务:
[RouterName] telnet server enable
配置Telnet用户验证:
[RouterName] user-interface vty 0 4
[RouterName-ui-vty0-4] authentication-mode aaa
[RouterName-ui-vty0-4]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6. 保存配置
[RouterName] save
这条命令将当前配置保存到设备中,以便在设备重启后恢复配置。
7. 查看配置
查看当前配置:
[Router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保存的配置:
[RouterName]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8. 退出视图
从任何视图返回到系统视图:
[RouterName-any-view] quit
或者:
[RouterName] ctrl + z
配置文件是命令行的集合,用户可以将当前的配置信息保存到配置文件中,这样当设备重启后,这些配置仍然能够继续生效。此外,通过配置文件,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配置信息,也可以将配置文件上传到其他设备,实现设备的批量配置。 常见的配置文件后缀名包括:.cfg、.zip、.dat等。这些文件通常包含了设备的各种配置参数,如接口配置、路由配置、安全配置等。 |
VRP系统配置文件管理基本操作命令
Telnet是VRP系统提供的一种远程登录方式。用户可以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通过Telnet服务登录到VRP设备。在登录过程中,用户需要进行用户认证配置,包括密码认证模式和AAA认证模式。 |
在Windows命令行中使用Telnet命令登录设备:
# 打开命令提示符(CMD)
C:\> telnet <设备IP地址>
#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login: telnetuser
Password: password123
(一)目录管理
(二)文件管理
在VRP系统中,有一些基础配置命令是用户必须掌握的。这些命令包括查看命令行热键(display hotkey)、使用简写命令行(如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可以简写为d cu或dis cu等)、配置登录后的信息(header login information)以及配置shell信息(header shell information)等。此外,用户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配置命令,如修改设备名称(sysname)、进入接口模式(interface)、配置IP地址(ip address)等。 |
命令类别 | 命令 | 描述 |
---|---|---|
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
设备名称 | sysname [设备名] | 设置设备的名称 |
接口配置 | interface [接口类型][接口编号] | 进入指定接口的配置视图 |
IP地址配置 | 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 在接口上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比较配置 | compare configuration | 比较当前配置与启动配置或备份配置 |
复制配置 | copy | 复制文件或配置(具体用法需要参数) |
当前视图 | display this | 显示当前视图下的配置 |
列出文件 | dir | 列出存储设备上的文件 |
显示配置 |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显示当前设备的配置信息 |
显示启动配置 | display startup | 显示启动配置文件的内容 |
显示用户界面 | display user-interface | 显示用户界面的状态信息 |
本地用户配置 | local-user | 进入本地用户配置视图(后续跟用户名) |
创建目录 | mkdir [目录名] | 在存储设备上创建目录 |
移动文件 | move [源文件] [目标文件] | 在存储设备上移动文件 |
计划重启 | schedule reboot | 计划设备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重启 |
切换目录 | cd [目录] | 更改当前工作目录 |
用户界面配置 | user-interface | 配置用户界面(如vty, console等) |
最大vty数 | user-interface maximum-vty [数量] | 设置vty的最大连接数 |
撤销配置 | undo | 撤销之前配置过的命令(具体用法需要参数) |
远程登录(Telnet) | telnet server enable | 开启Telnet(远程登录)服务 |
文件传输(TFTP) | tftp [服务器IP] get [远程文件名] [本地路径] | 从TFTP服务器下载文件 |
文件传输(TFTP) | tftp [服务器IP] put [本地文件名] [远程路径] | 将文件上传到TFTP服务器 |
文件传输(FTP) | ftp [服务器IP] | 连接到FTP服务器(后续使用FTP命令进行文件操作) |
保存配置 | save | 保存当前配置到存储设备中 |
重启设备 | reboot | 重启设备 |
关机设备 | shutdown | 关闭设备 |
时钟配置 | clock datetime [hh:mm:ss] [yyyy-mm-dd] | 设置设备的当前日期和时间 |
时区配置 | clock timezone | 设置设备的时区信息 |
请注意,本文中出现的命令可能因VRP系统版本而略有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参考设备的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获取更准确的命令和配置方法。 |